辛弃疾粉丝大本营

教泽悠长的书院文化

殷清华 发表于 2010/11/29 15:29 1430次点击 | 收藏

上饶,因书院起步早、数量多、影响大等特点被称为书院之乡。

起步早
    早在唐代,信州区灵溪人王贞白在永丰西山建书院。开宝七年(974年),南唐玉山县令杨文逸为孙儿杨亿在怀玉寺旁建的读书之所。北宋,铅山进士赵士礽(八个儿子都登进士第,有“一门九进士”之誉)在永平建书院。
    书院,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围绕着书,开展包括藏书、读书、教书、讲书、校书、著书、刻书等活动,进行文化积累、创造与传播文化的教育组织。中国书院,起源于初唐,产生于民间。唐代初年的书院,功能是民间藏书、读书,而不开展教书、讲书等活动。到了唐代中期,经唐玄宗等君臣“广学开书院”式的倡导,不但民间办书院更加流行,而且一些寺院也日渐流行建书院(称为“精舍”或“精庐”),以搜藏书籍供僧侣和贫寒士子读书。唐代后期,藏书的民间书院和寺院的“精舍”(或“精庐”)逐渐发展为一些学者聚徒讲学、研究学问的场所。唐末至五代,官学荒废,士子无就学之所,便有学者择“形胜之地”,建精舍为讲学之所,以满足学问无从之需。到了宋代,学校教育以预备科举为目的,不赞同学校成为科举附庸的学者就到山林中的“精舍”(书院)聚徒,勉劝学生莫问世事,莫羡荣华,专心求学。在宋代,特别是在南宋,很多书院是先有寺院后有书院。自汉末佛教传入中国后,至魏晋而兴盛。佛教徒每就山林名胜之地,建丛林,兴精舍,聚僧侣,修习禅道,研究经学。很多著名的僧侣既研读经学,也博览群书,兼容儒道佛。丛林精舍,环境优美清静,宋代读书人就常聚到佛家寺院来论道。南宋淳熙二年(1175年)春夏之交,朱熹、吕祖谦、陆九渊、陆九龄等100多学者在鹅湖寺举行了为期5天的开中国书院“会讲”之先的学术辩论会。南宋淳熙十五年(1188年),在学术上主张“经世致用”的陈亮与辛弃疾“鹅湖同憩,瓢泉共酌,长歌相答,极论世事,逗留弥旬”。这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。这两次历史上著名的学术辩论和极论世事的集会,都是在铅山鹅湖山的鹅湖寺。自南宋以来,上饶不仅因朱熹(朱熹祖籍婺源,上饶是他讲学论辩施教的主要地方)、赵汝愚(余干人)、汪应辰(玉山人)、程端蒙(德兴人)、陈文蔚(上饶人)等众多上饶儒学家热衷于讲学,兴办书院蔚然成风。
    读书人讲究“善美同意”、“天人合一”,追求“情景交融”的意境。“夫君子为学,必居于深山幽遐寥阒之境”(清,蒋士铨)。“于是,往往择深山僻坳幽静以为肄业之所”(明,王宗沐)。中国书院选址必择形胜之地。“自古名山僧占尽。”寺院幽静,就有官场失意的文人和贫寒士子来到寺院静思读书。而有不满科举制度的学者干脆就居住在寺院读书做学问。做学问需切磋交流。于是,常有学者聚到寺院讨论学术,评论世事,境内外士子因而上山或暂住,或读书,或采风。“采风之使,向奇之彦,济胜之流,裙屐时通焉。”(赵佑:《游怀玉山记》)因此,上饶的很多书院,是由寺院派生出来的。如怀玉书院、鹅湖书院、南岩书院、端明书院、信江书院、东山书院等,都是先有佛寺后有书院。
数量多
    武夷山和怀玉山下,信江两岸,鄱阳湖之滨,沃野千里,山川秀美,处处是读书的形胜之地。
    “山间茅屋书声响,放下扁担考一场。”这是说,即使是在上饶的偏僻山村,也处处都有读书声;逢上科考年,农夫樵夫也会放下扁担进城考一考。“隔河二宰相,百里三状元,一门九进士。”“兄弟三进士,六部四尚书。”这说明上饶崇教尚学之风久盛不衰,人才辈出。上饶各地书院兴盛,读书成风,所以上饶各地的寺僧也读书成风,禅林寺院纷纷建藏书楼,有的还由朝廷赐建御书楼。如宋仁宗庆历元年(1041年),朝廷赐鹅湖寺扩建御书阁12楹,藏历代朝廷御赐书籍。文化名僧既研究经学,也博览群书,亦儒亦僧,文化名僧辈出,如鹅湖寺的智孚、怀玉寺的志初等。
    而上饶人“向学”之风可上溯到唐代,兴办书院代代传承,尤其是南宋以后,上饶各地兴办书院蔚然成风,来自全国各地求学的读书人和讲学的学者络绎不绝。南宋至清,是上饶书院的鼎盛期,上饶各地有一定影响的书院就有168所。现在保存下来的名书院有鹅湖书院、信江书院、叠山书院、南岩书院、端明书院等。
    因为有两次鹅湖之会,江西提刑蔡抗访“鹅湖之会”址,便于南宋淳佑十年(1250年)在鹅湖寺旁建鹅湖书院。康熙五十六年(1717年),康熙帝亲自书赐鹅湖书院“穷理居敬”匾一面和“章岩月朗中天镜,石井波分太极泉”楹一对;为迎御赐匾楹,江西、广信、铅山三级官吏和地方士绅纷纷捐资对鹅湖书院进行大规模修复扩建,使之占地面积2.1万平方米。竣工后,鹅湖书院以其恢弘的气势、超大的规模和其在书院历史的地位与影响而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。
    怀玉书院的源头,可上溯到杨乙(北宋学者、文学家、“西昆体”诗魅)精舍。杨乙精舍,是开宝七年(974年)南唐玉山县令杨文逸为孙儿杨亿在怀玉寺(唐代名僧禅月贯休大师于贞观十年——636年创建)旁建的读书之所。杨亿成名后(杨亿在怀玉山读书读到11岁,被传为“神童”,到京城开封考试,一举中进士,入翰林学士,并成为宋初“西昆体”诗集大成者),不断有人来到“杨亿精舍”读书。北宋谏议大夫尹禾啬卸任后,于绍兴六年(1136年)来到怀玉山“杨亿精舍”开馆授徒。第二年,尹穑在“杨亿精舍”旁修营建书屋,名为“方斋”。后来,又有人在此相继建起了草堂书院、斗山书院、芳润堂书院、怀玉书院。草堂书院建于南宋淳熙年间。明嘉靖年间,江西提学副史王宗沐在《怀玉书院记》中说:“金刚峰下为怀玉寺,稍南,为怀玉书院(草堂书院),宋朱子(朱熹)讲学其中。”清乾隆年间,江西布政使汤聘说:“盖朱子即杨文公读书之处建书院以讲学,曰:草堂。后人更之,曰:怀玉。”(《端明书院记》)。“鹅湖之会”后,朱熹、陆九渊、吕祖谦先后到草堂讲学多次。1176年,朱熹在给吕祖谦的一封信上说:“吾悔不得自鹅湖,遂入怀玉,深山静坐数月。” 明嘉靖三十六年(1557年),江西提学副使王宗沐(浙江人)到玉山县视学,上怀玉山主持修建书院,改名怀玉书院。当时怀玉书院的建筑,仿效白鹿洞书院的规模设计。嘉靖三十八年(1559年),王宗沐再次上怀玉山,“规定规条,申励约束”,购置书籍,查复遗漏田产,聘请著名学者主持教事,书院鼎新。此后,怀玉书院一直兴盛到清末。
    上饶城信江南岸,一脉势如游龙的南屏山自东向西至信江与丰溪河交汇处戛然而止,临江隆起的丘陵台地,叫道观山。道观山,“钟山(也叫黄荆山)峙于后,灵山揖于前”,黄荆山泉流淙淙,道观山林木深秀,其山光水色让人流连忘返,历来为达官贵人出游的好去处,是文人学士休闲、读书、吟诗作赋、谈论世事的好场所。早在唐代,信江南岸的这片青山中就建有“含辉阁”、“溪山堂”等人文景观建筑,宋代有“一杯亭”、明代“信美亭”等胜迹。唐以来,山中建有金仙院、鸡应寺、东岳寺等寺院。宋以后,黄金山下先后建有谱堂书院、曲江书院、钟灵书院、信江书院等书院。信江书院,是上饶人杰地灵的重要象征。康熙五十一年(1712年),广信知府周镐元对信江书院大规模扩建。此后,陈世增、康基渊、王赓言、刘体等历届广信知府都对信江书院进行了扩建修缮。乾隆四十六年(1781年),康基渊扩建书院后改名为信江书院。嘉庆十四年(1809年)王赓言带头捐资卖下附近民房,使信江书院规模扩大到占地6万平方米(现遗存2万平方米)。极盛时,信江书院的楼榭泉池,星罗棋布,“自大门入,历阶而升,为前厅,为讲堂,为泮池……缭以石栏,荫以嘉植,静与神会,旷若天游。”(康基渊《信江书院记》)。
    叠山书院,位于江西弋阳县城东、滨临信江,占地近7000平方米,原是南宋学者谢枋得读书的地方。谢枋得,字君直,号叠山,与同榜进士文天祥齐名,后人把“文山”、“叠山”并称。元仁宗延佑五年(1318年),弋阳人不顾官府的阻挠,建成这座书院,以纪念这位爱国志士的民族精神和气节。书院礼堂大门上金匾“叠山书院”四字,为民族英雄林则徐手迹。主体建筑有明伦堂、文昌阁、桂花园、望江楼等。登楼远望,信江、龟峰尽收眼底。叠山书院自元、明、清以来,一直是赣东信江流域文化、教育中心之一,培育了大批民族英才。 1916到1919年间,方志敏、邵式平等革命先辈曾在此处求学,并秘密组织了赣东北第一个革命青年的先进组织“弋阳九区青年社”,发动了声震江西的弋阳人民抵制日货的运动。
    端明书院,位于玉山县城冰溪南岸的武安山下的普宁寺东侧,南宋学者汪应辰故居和讲学之地。汪应辰(1118~1176年),宋绍兴五年(1135年)中进士及第,钦点状元,官至端明殿学士、吏部尚书,晚年还乡讲学,建端明书院。此后,历代有修建,现在分建筑仍在。
影响大
    自唐至清,上饶出过宰相23人、进士2097人、举人2710人。宋明时期,从上饶走出的状元(13名)和宰辅冠江南。古代进士和名士层出不穷,现代大家和名流如潮涌现。如当代玉山更是为因培养了400多名博士(含院士)、3000多名硕士使“才子乡”、“博士县”美誉远播海内外。这些现象,无不说明上饶重教兴学,文风鼎盛。
    从前的读书人,没有不知道鹅湖书院的。现在的读书人,有很多也还是知道鹅湖书院的。每年都会有来自国内各地知名大学和香港、台湾、新加坡等地的海内外华人学者访问鹅湖书院。
    画家阎立本、茶学家和大诗人陆羽、民族英雄和大词人辛弃疾,以及曾几、王安石、陆游、韩元吉等众多的客居历史名人曾对上饶这块土地流连忘返,视为第二故乡。因为,书院之乡上饶教泽悠长。

回复 发表回复
登录以后才可以评论,请点击这里登录; 还不是价值中国用户?请点击这里注册
赞助商广告